5月30日,“嵙景观”思政课第三讲在山东科技大学徽竹园开讲。这次课程以“师生喜迎端午节,民乐民俗诗词会””为主题,由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易凡主讲,化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员代表到场听课。师生一道在美丽的徽竹园,上了一堂坚定文化自信的沉浸式思政课。
和以往的嵙景观思政课一样,本次课程以校园景观为载体,融合多学科知识,继续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和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教学实践,并首次在课程设计方面融入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。课程伊始,易凡简单介绍了课程主题和三个主要环节。接着,指导2024级学硕班团支书韩宗真带大家进入课程第一环节:竹林沐风,诗词飞花。韩宗真从植物学属性介绍了竹子的特点后,随机抽取两组各10名同学,进行了“竹诗词”飞花令抢答,让同学们从经典诗词中感受到了竹子的雅韵风情。
随后,易凡把课程第二环节交到2024级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李嘉颀手中。李嘉颀带大家品尝了刚泡好的竹叶茶,欣赏了一曲由纪玉涵演奏的二胡曲《赛马》,聆听了由丁文冰诵读的古代散文名篇《黄冈竹楼记》和李菲朗诵的革命文学作品《井岗翠竹》选段,带大家跟着她的安排,从文人雅趣升华至革命精神。在这一环节课程中,师生一起对着杆杆翠竹,赏民乐演奏,听经典诵读,品清香竹茶,因美景与美文相映成趣、五音与香茶相得益彰,而感到神清气爽、无比惬意。
茶喝完后,课程进入最后一个环节:讲民俗,吃粽子。由布依族学生党员杨胜霞主持,她身着布依族传统服饰,介绍了插艾草、系彩绳、赛龙舟、包粽子等中华民族共有的端午习俗,指出了南方喜肉粽北方好甜粽的口味差别。此外,还特别介绍了布依族端午节中唱山歌包五彩糯米棕的独特习俗。一番讲述之后,也到了中午,说起粽子,有的同学小声喊“饿了”。这时,易凡老师和一名男同学抬着煮好的粽子惊艳出场。一阵欢呼声后,同学们排队上前,“我要蜜枣的!”“八宝的来一个!”“别跟我抢肉粽”,课程现场气氛被同学们此起彼伏的“点粽子声”推向高潮,接着,师生围坐到一起吃粽子,共享节日甜蜜后,易凡问大家:“同学们,这样的思政课甜不甜?”“甜!”。整堂课在这一声声“甜”的赞叹宣告结束。
这堂在竹林中开展的嵙景观思政课,巧妙融合自然景观、诗词雅韵、民乐茶道、经典诵读与节日民俗,通过多元的沉浸式课堂体验,引导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增强了文化自信。